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圆满成功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
圆满举办
2024年9月7至9月11日,由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主办、扬子鳄刑辩支持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圆满举办。
上午8点,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举行了开班典礼。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谢玮致欢迎辞,代表凯原法学院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扬子鳄刑辩发起人周小羊律师代表支持方进行了宣讲。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社会合作与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蔺晓峰老师着重强调了学习纪律。
集体合影留念。
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的第一堂课,是由于改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带来的主题为《经济犯罪辩护中的出罪事由——以司法案例为对象的考察》的课程。于改之教授在阶层犯罪论体系的语境下,沿着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思路进行分析、归纳,探讨了刑法与前置法的关系,刑法理论与民法概念的关系等,以司法案例来考察,分别从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阶层、有责性阶层、刑事政策、刑事司法程序等方面阐述了每种方面的出罪事由。
2024年9月7日下午是由陈有西律师和樊传明教授带来的课程。
陈有西律师(京衡律师董事局主席,京衡全国管理委员会主任,一级律师,兼职法学教授)带来的主题为《黑社会犯罪辩护的全局把握》的课程。陈有西律师从刑法条文出发,分析了侦诉审的特点,分享了几起由其办理的真实涉黑案件的办理全过程,全面阐述了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中的成功辩点。
樊传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廉政与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带来《证据分析指引框架》的授课,他先提出证据属性是“三性说”还是“两力说”的问题,在证据能力问题这一话题中介绍了逻辑相关性、推论链条图示以及贝叶斯定理图示等推论方法,以及英美法系证据法典对证据相关性的排除法规则,集中阐述了证据种类、法定调查程序、证据能力、证明责任的理论依据。
9月7日晚上6点开始,开展了交大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之“刑辩之夜(一)”,由七位资深律师和高校教授分享执业经验与前沿理论,由周小羊律师全程主持。
由梁三利教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法学教授)、王良其律师(安徽王良其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卫华律师(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厚勇律师(上海段和段(合肥)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磊教授(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理事)、于小强律师(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刑事业务部主任)、聂朋雷律师(安徽君先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担任发言嘉宾,为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第一天的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9月8日上午,是由顾永忠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顾问)带来的主题为《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与刑事辩护》的课程。顾永忠教授首先对刑辩的一些现象提出问题,并强调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由控方首先提出并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的责任,而非辩方完全不承担举证责任,也阐明了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基本要求,归纳了我国立法对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与变化。最后顾永忠教授还回答了学员们的热切提问。
2024年9月8日下午的课程,是由孙万怀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改革与判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案例法学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带来的主题为《发展中的刑事司法理念与解释路径》的课程。孙万怀教授深度解析了互联网时代对立法与司法的冲击、刑法修正的道德属性、司法被动中的积极性问题等。
9月8日晚上6点开始,是交大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之刑辩巾帼之夜,由方园律师全程主持。
本次“刑辩巾帼之夜”由四位深耕刑辩业务的刑辩巾帼武广轶律师(北京市炜衡(昆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侯爱文律师(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陈会律师(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辛艺律师(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各自展开30分钟的演讲,分享案例、交流执业经验,展现出认真、坚韧、专业、踏实的巾帼之风,教室里响起阵阵掌声。
9月9日上午的课程,是由龙宗智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原校长,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顾问)带来的主题为《有效辩护的技术路径》的课程。龙宗智教授谈了对“教授办案”的感想,对审辩冲突的问题、对辩护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也谈到了重大案件的办理,提出了“相对合理主义”的实践应用,从实务到理论深入解析了辩护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为学员们带来非常务实、详尽而精准的专业指导,干货满满,详实专业。学员们感慨课程非常有价值、忍不住纷纷点赞。
2024年9月9日下午的课程,是由任素贤研究员和柏浪涛教授带来的课程。
首先是由任素贤研究员(东南大学长三角法治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上海第二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原庭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带来的主题为《审判视角下的有效辩护》的课程。以热点案件“做法事”是否能定罪开篇,分享了有效辩护的思路和方法,站在资深法官的角度,解析案件审理思路,并进一步分享了对如何走出“传统辩护模式”的思考。
接着,柏浪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紫江青年学者,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以《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的实务问题分析》为题,结合飞机延误险等涉嫌保险诈骗案等热点案件,从理论上分析了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区分准则,学员们纷纷感叹犹如回到了学生时代、感慨夯实法学基础、回炉重造的及时和必要。
9月9日晚上6点开始,是交大刑辩班第二次刑辩之夜。本次“刑辩之夜”邀请到了六位深耕刑辩业务的刑辩大咖,各自展开了30分钟的演讲,由彭磊律师全程担任主持人。
由孙建保律师(上海市百汇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白江检察官(司法实务专家,长三角地区资深检察官、法学教授)、郑强律师(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华锋律师(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李振斌律师(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周小羊律师(盈科上海刑事中心主任)担任发言嘉宾。东方会堂里又迎来了再一次的学术热潮,学员们反响热烈,掌声连连!
9月10日上午的课程,是由劳东燕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会常务理事,被评为“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带来的主题为《非法经营罪的认定与出罪》的课程。劳东燕教授从对经营行为的界定与相应的出罪,基于经营对象的不适格而出罪,证券业务的认定与相应的出罪、非法要件的界定与相应的出罪等方面详细地向大家分享了对非法经营行为出罪事由的观点。
第二届交大刑辩论坛
“刑辩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9月10日下午1点,第二届交大刑辩论坛“刑辩的机遇与挑战”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东方大讲堂展开。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刑辩大咖、学术理论大拿、司法实务人才,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符合来自五湖四海法律人的内心期待,现场观众反响非常热烈,活动进程高潮迭起,可谓是一场刑辩理论探讨和实务经验的听觉盛宴!
本次论坛以“刑辩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围绕着“审前辩护”、“程序辩护”、“认罪认罚”、“财产辩护”以及“无罪辩护”这五个单元逐一展开。论坛活动采取了圆桌会议的形式,每个单元均安排了不同的主持人、评议人和发言嘉宾,发言方式是脱稿演讲。会堂内欢声笑语、掌声连连,学员们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体会到了学术和经验的碰撞、倾听站在刑事实务第一线的辩护人心声!
第二届交大刑辩论坛由周小羊律师担任总主持人,一共有四十多位嘉宾参与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郭延军教授作为主办方进行了开幕致辞。
9月11日上午的课程,是由孙长永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带来的主题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特点、风险与律师辩护》。他从实务出发,立足于实务,基于调研数据,阐述了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特点,提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本质是检察官司法,从而明确了该制度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应对策略与律师辩护方法。孙教授的讲课依据充分、详略得当、扎根实务,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是由徐宗新律师(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刑诉法学研究会刑辩委秘书长)和林喜芬(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带来的课程。
徐宗新律师以《刑辩律师的沟通之道》为题,从沟通的概念、重要性、沟通难的表现出发,给学员提供了评估自测沟通能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沟通的基本原则,并分别讲述了与公检法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研修班的最后一堂课是林喜芬教授带来的《大数据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初探》,从比较法的角度讲述了如何看待法定证据形式的封闭性,并谈到了如何从法定证据方法的理论视角观察大数据证据,以及不同类型的大数据的证据审查方式,重点讲解了大数据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在最后他也讨论了大数据证据面临的悖论与困境,在大数据证据的应用方面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的最后,周小羊律师进行了结业总结,正如周小羊律师所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以后我们彼此之间有了一个很亲切的称呼‘同学’,同学之间就是要多走动,多交流,多合作。”所有学员对于刑事辩护的热爱始终如一,通过这几天相互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与学习,将更有利于为未来的法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到此,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届刑辩高级研修班圆满收官!
某某律师